2.世界能源 消费呈现出不同的增长模式,发达国家近30年的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包括北美、中南美、欧洲、中东、非洲、亚太。而北美和欧洲的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非常缓慢,在世界总量/123,456,789-2/中的/123,456,789-2/的比例也逐年下降,北美从1973年的35.1%下降到2003年的28.0%,欧洲从1973年的42.8%。
4、 能源消耗统计的 能源消耗统计的 现状及问题由于历史原因,能源统计工作目前非常薄弱。笔者所在的河南省洛阳市能源的统计工作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80年代初开始能源的统计工作,成立了能源的专门统计机构,基本统计指标为能源。到90年代初,从国家到地方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统计组织和统计指标体系,以适应当时的需要。二是随着供给形势的逐步改善和几次重大统计改革调整,统计工作在90年代中期有所弱化。
5、目前的 能源 现状目前,我国 能源供给能力不断提升,能源供需总体平稳有序。从煤炭来看,国内煤炭供应是有保障的。4月份,全国煤炭产量14.5亿吨,同比增长10.5%,能够保障合理用煤需求;下一步将通过去核增能、扩产和新增生产,增加煤炭产能3亿吨,进一步增强供给能力。电力方面,截至4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已达24.1亿千瓦,预计迎峰度夏期间将增至24.5亿千瓦。
保障了迎峰度夏电力的稳定有序供应。从油气来看,目前我国各大油气企业成品油库存保持较高水平,天然气储存和储罐储存处于高位,能够有效保障需求。展望如下:随着宏观经济从2012年第四季度开始复苏,在国内外货币政策宽松、企业补库存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未来工业生产将企稳,这将提振对能源的需求。
6、21世纪以来 我国的 能源 现状我国能源资源有限,常规能源资源仅占世界的百分之十或七,人均能源资源远低于世界水平:2000/。我国已成为世界大国能源生产和消费。2004年,中国超过俄罗斯联邦成为世界第二大生产国能源也是第二大生产国能源-2/。
7、 我国新 能源发展 现状及前景new 能源汽车具有低能耗、轻污染等不可比拟的优势,可以解决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中国市政府高度重视新型能源汽车产业的研发,将其作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中国制造”。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在政府的大力和持续支持下,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我国从“十五”开始研发新型能源轿车,组织实施了“十五”电动汽车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发展整车技术和关键零部件技术。在此期间,出台了26项国家标准,积累了796项国内外专利。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在电动汽车的研发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车辆技术方面,纯电动汽车的电池寿命、可靠性和安全性都得到了提高。燃料电池汽车采用“电-电混合”动力系统平台的技术方案,实现了燃料电池城市客车在燃料电池与电池混合动力、电动底盘、整车控制三大系统的应用,在燃料电池耐久性、氢气安全性、车辆燃油经济性三大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8、中国的 能源 现状我国能源of能源主要包括:煤炭资源、石油资源、天然气资源、电力资源、风能、生物能、太阳能、核能、可燃冰等。中国能源生产和利用对健康和环境的损害:居民燃烧煤和木柴造成的室内污染对健康的损害。据世界银行调查,我国城乡居民使用固体燃料造成的室内污染相当严重,可以与吸烟相提并论。城市空气污染。中国城市空气污染依然严重。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已占空气污染物总量的80%。
目前薪柴量消费超过合理采伐量20%以上,导致森林植被大面积破坏,水土流失加剧。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面临的国际压力有增大的趋势。中国能源国际竞争:中国能源部面临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石油方面,我国陆上原油平均生产成本和加工成本比国外大公司高30%以上,成品油质量低2-3个档次。
9、中国 能源 现状经过上个世纪最后50年的持续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能源供给由多年严重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能够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能源产量增长迅速,供应有保障。2000年,中国煤炭总产量达到10.9亿吨标准煤,其中原煤9.98亿吨,原油1.63亿吨,天然气277亿立方米,发电量13.5亿千瓦时。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煤消费在一次能源-2/中所占的比例已从1990年的762%下降到2000年的66.0%。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能、太阳能的比重从1990年的23.8%上升到2000年的34.0%,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和优质能源的增加,对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改善大气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3.能源行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