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消费者个人因素:1。消费者收入水平:-1/的收入水平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有决定性的影响。需求指消费者可承受的需求。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直接决定消费者的社会阶层,而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受到其社会阶层的一般消费习惯的影响,如消费场合、消费价格等。2.消费者消费习惯:。
4、 日用品的价格弹性及敏感度提问这两句话的矛盾在于立场和角度不同。以盐为例,分析如下:1。从宏观角度来说,每个人每天都要吃盐,需求是稳定的。即使盐的价格上涨10倍,人们还是会继续购买。不可能因为价格太高而不吃盐。所以日用品的价格弹性和消费者到日用品的价格敏感度都较低,这是从宏观角度来看的。从微观的角度来看,比如从一个食盐生产企业的角度来看,通过开展促销活动,降价10%,可以立即增加销售额。相反,如果提价10%,销量会立刻缩水。
5、 日用品必须具备的特征?日用品必要特征是对人体安全无害。日用品指价格低廉、使用频繁、购买频率高的生活用品。日用品特点:1。消费者买之前比较熟悉,不想花很多精力去比较同类产品的价格和质量;2.价格低,体积小;3.消费者对名牌商品和商标没有过度偏好,愿意接受其他替代品;习惯性便捷购山。
6、 分析影响 消费者行为的内在心理因素1的内在因素:指消费者的性格和心理特征,包括动机、感情、态度和学习。1)动机。动机和行为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动机导致行为。消费者行为的直接原因是动机。消费者动机可以分为生理动机和心理动机两部分。要注意掌握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马斯洛指出,人的需要可以由低到高排列成不同的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前两个层次属于生理和物质需求,后三个层次主要是心理和精神需求。
指消费者在他的认识范围内,他的眼、耳、鼻、舌、体接受颜色、形状、味觉等外界刺激或环境而形成的心理反应,是对个体所处的社会、物质环境的最简单、最初始的认识。3)态度。通常指对事物特有的一种协调的、有组织的、习惯性的内在心理反应。4)学习。也就是说“在类似情况下,过去的行为引起的行为变化”,换句话说,学习是指经验引起的个人行为变化。
7、我的消费观-生活用品消费接触极简主义后,服装和日用品一直保持着充足的原则,不怎么囤积日用品。尽量在快用完的时候买,因为现在社会购物真的很方便,又不是物质匮乏的时代,没必要囤货。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堆货的,成了仓库。秉承这样的理念,我们不囤积,物尽其用。后来接触到zerowaste的零浪费生活方式,我会节水省电,不浪费食物(买多少吃多少,绝不浪费),不制造垃圾(重复使用熟料袋/箱)。如果生活中的东西坏了,我可以尽量修好,修好了再用。我出门会尽量自带水壶和手帕,尽量不买瓶装水,少用纸巾,尽量不叫外卖,去菜市场买菜。
8、量子概念 日用品为虚假宣传, 消费者该如何理智消费?消费者消费前你要判断是真是假。看它的实用价值高不高,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你应该在自己的经济能力范围内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要避免盲目跟风,避免情绪化消费,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4.合理规划自己的收入,买东西要三思,不要买不需要的东西,不是必需品,小心必需品,货比三家质量好性价比高的,买之前要想清楚要不要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