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现代化大大加快了矿物的消耗,并推动了对矿物的更大需求。根据一项统计,从1812年到1914年,也就是工业革命的前100年间,在人口增长3倍的情况下,铜的消耗量增长了80倍,铁的消耗量增长了100倍,打破了以前矿产消耗量按人口比例增长的规律(朱逊等,1999)。也有人估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矿产开采量超过了人类几千年历史的总和。
6、国内外矿产勘查运行机制对比 分析本文从管理体制、投资运营机制、企业运营机制等方面对国内外矿产勘查运营进行了简要比较分析。一、工业管理体系在市场经济国家,矿产勘查是矿业的一部分。虽然勘查和开采在操作上是分开的,专门从事矿产勘查的人可以相对独立,但在名称上仍称为“矿业公司”或“探矿者”。探矿是为了采矿,采矿必须是探矿(要么买矿石,要么自己找)。
市场经济体制实施后,这一地位并未发生根本改变,只是放入了第三产业,属于技术服务类。同时强调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服务,但仍属于地质工作的一部分。总之,在产业定位上,一个侧重是矿业的一部分,一个侧重是地质工作的一部分,这就是区别。同时,在市场经济国家,所有从事矿产勘查的公司,无论是探矿者、初级矿业公司,还是大型矿业公司,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都实行资本会计制度。
7、与加拿大,澳大利亚相比,中国的 矿业资本 市场不太成熟?①监管模式要及时改进。国际上对矿产类上市公司的监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证券管理机构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二是行业协会对技术标准和人员资质的管理。以加拿大为例,其主要监管特点如下:对勘探上市公司监管严格∞,证券部门采用行业协会标准,监管部门制定了详细的强制性技术信息披露规范。②重视金融工具的作用。总的来说,困扰矿资市场的一个大问题就是矿产项目的估值。
8、 分析我国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的优缺点资源的相对集中,有利于建立大规模的资源开发加工基地,吸引生产力的重心,甚至促进新型城镇化。另一方面,一个资源的开发需要相关的配套资源,资源相对集中,也有利于相关资源的开发。负面来看,很多行业采用资源原产地导向原则,与传统的市场相差甚远,会增加运输成本。因此,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应根据其运输性质(如玻璃易碎,加工后失重少,故采用市场指点原则)和加工后失重情况,灵活安排工业布局。
9、中国 矿业城市在转型中前进朱迅摘要本文概述了中国矿业城市的基本情况,阐述了其转型的必然性、转型战略的选择、转型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关键词:矿业中国城市转型2012年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根据政协委员和业内人士的呼吁,经常委会专题调研讨论,向党中央、国务院提交《关于采取切实措施缓解“四矿”危机的建议》十周年。政协的建议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支持以开发资源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的战略决策。经过一系列调研,国务院于2007年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近10年来,由于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政协提案不仅被采纳,而且对缓解“四矿”(-0,矿山、矿工、矿业城市)危机,特别是促进矿业的城市转型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