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工程地质勘察的最终成果,是建筑基础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报告是否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和岩土工程特征,关系到工程设计和施工能否安全、可靠、适用、经济。当然,不同的项目,不同的调查阶段,报告体现的内容和侧重点不同;相关规范和规程对报告的编制也有相应的要求。下面重点介绍工业与民用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译。
1 报告的编制程序在完成场地设置、测量、钻探、取样、原位测试、现场地质编录和实验室测试等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将测量任务转入资料整理,开始测量报告的编制。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工作要遵循一定的程序,这样才能协调一致,顺利进行。否则往往会出现现场编目与实验数据的矛盾,图表与文字的矛盾,费时费力,影响效率。
5、 岩心的观测在水文地质钻探过程中,要求每次提升后立即编号岩心仔细观察、描述、测量、记录。(1)对岩心进行地质描述。岩心的观测和描述主要包括岩性、构造、构造、层序、层厚、孔隙度、透水性。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注意观察和描述地表看不见的现象,如风化地层中孔隙、裂隙的发育及其充填、胶结情况,地下水活动(溶解或沉积)的痕迹,地表未暴露岩石、构造的发现等;二、注意分析并区分一些钻孔造成的错觉,与自然现象区分开来。
(2)计算岩心采用率。岩心回收率是指取岩心长度与钻孔进尺的比值,计算公式为:在专用水文地质公式中,Ku为岩心回收率,无量纲;L0是岩心 (m)的总长度;l为钻孔进尺长度(m)。岩心回采率可用于判断坚硬岩石的破碎程度和岩溶发育强度,进而分析岩石的透水性,确定含水层级别。一般在基岩中,Ku≥70%,在构造破碎带、风化带、裂隙和岩溶带中,Ku≥50%。
6、钻进岩样测试与 分析我们委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岩石教研室对三个实验深孔所钻取的主要岩石样品的成分、结构、矿物粒度、岩石名称进行了测试分析。(ZK04孔典型岩样测试结果表明,岩样名称为含钙水黑云母细砂岩(岩心,岩样切片见图637和图638);细砂结构,弱板理化结构;成分:70%分散均匀分布的应时细砂;分散的粉末状方解石5%;15%的水黑云母呈微条纹状分布;分散分布,
7、工业μ-CT 岩心 分析基本原理工业X射线CT扫描(XCT)设备主要由放射源和探测器组成。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射线穿透物体,收集因物体吸收而衰减的射线强度,CT扫描的穿透数据是通过汇总几个不同角度的测量数据得到的,每个角度的数据由计算机采用图像重建的方法采集。图像重建功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建立对象的CT横截面扫描图像,XCT对岩心-2/的基本原理是X射线穿过物体的强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当光子量为I0的X射线光通过任意一个线性衰减系数为μ的体积元时,光子量变为I,遵循比尔常数速率公式(5.1):煤储层精细定量表征与综合评价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