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地利用有以下特点:①土地开发历史悠久,开发程度高,但利用程度低,发展潜力大。在中国,寻找土地进行开发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截至目前,已开发利用的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73.95%,剩余未开发的土地大部分难以利用。在已开发的土地中,低产田约占耕地的2/3,森林覆盖率低,产草量低。可见,我国土地开发利用潜力很大。(3)土地资源丰富,土地利用类型复杂多样。我国土地资源面积大、类型多,为多种开发利用提供了条件。主要类型有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等。
5、土地利用 现状 分析常用的指标有哪些?6、怎么 分析 现状 用地有多少是存量土地
存量土地的概念:所谓存量土地,广义上是指城乡建设中已经占用或使用的土地,狭义上是指现有城乡建设范围内闲置未利用的土地用地以及利用不足、不合理、产出较低的土地,即, 具有开发利用潜力的现有城乡建设-盘活存量土地是为了明晰土地产权,量化土地资产价值,促使存量土地资产进入相应市场进行不同价格的交易,实现土地产权的流动和重组,实现生产要素和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摸清存量土地的区位、数量、利用结构的前提下,预测存量土地的供需情况,制定年度计划。(2)通过控制增量来激活存量,通过合理高效地注入增量来启动存量。控制增量可以使现有存量土地升值,调动利用现有存量土地的积极性,使存量土地盘活。(3)盘活存量土地以行政手段引导,以经济手段实现,即政府通过规划和年度计划对存量土地进行控制和引导,同时利用用地的价格杠杆,发挥市场的作用,形成利益驱动机制,盘活存量土地。
7、河南省土地资源利用 现状 分析4.2.1土地利用现状和用地结构河南省土地总面积. 93 hm2(表4.1),人居用地0.17hm2,河南省耕地总面积0.66 hm2,人均耕地0.08hm2,均低于全国0.96hm2和0.1hm2的水平,表4.1河南省土地利用类型数据来源:2005年河南省土地利用现状 Databook。4.2.1.1耕地面积全省耕地面积66hm2,占土地总面积的47.88%。
8、西藏土地 现状利用 分析`西藏自治区有1个地级市(拉萨),6个地区(昌都、林芝、山南、日喀则、那曲、阿里),73个县(市区)。其中,拉萨下辖7个县和1个县级城关区;昌都地区辖11个县,行署设在昌都镇。林芝地区辖7个县,行署设在八一镇。山南地区辖12个县,行署设在泽当镇。日喀则地区辖17个县和1个县级市,行署设在日喀则市;那曲地区辖10个县,行署设在那曲地区。阿里地区辖7个县,行署设在狮泉河镇。
昌都地区(下辖11个县)包括昌都县、左贡县、芒康县、洛龙县、边坝县、江达县、贡觉县、类乌齐县、丁青县、察雅县、八宿县。林芝地区(下辖7县)包括林芝县、米林县、朗县、工布江达县、波密县、察隅县、墨脱县。山南地区(下辖12个县)是乃东县、扎囊县、贡嘎县、桑日县、琼结县、洛扎县、加查县、紫龙县、曲松县、科美县、错那县和浪卡子县。
9、中国土地利用 现状 分析1。土地资源根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全国耕地面积12339.22万公顷,园地面积1108.16万公顷,林地23396.76万公顷,草地26311.18万公顷,其他农户-02550.83万公顷。居住区和独立工矿用地25354200公顷,交通运输用地2145200公顷,水利设施用地3565300公顷,其余无利可图用地。
全国耕地净减少253.74万公顷,人均耕地从2002年的0.098公顷减少到0.095公顷。其中,生态退耕223.73万公顷,其中退耕还林211.7万公顷,退耕还草11.95万公顷,退耕还湖0.90万公顷,生态退耕是减少耕地面积的主要因素。新增建设/12345.6789-0/42.78万公顷,非农建设占用耕地22.91万公顷,比上年增加3.27万公顷,增长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