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药食 同源的产品需要什么审批?1.药食 同源的产品需要食品名称核准。食品名称是食品批准文号的简称,也叫食品的执行标准,主要针对普通食品,没有功能性的口服产品。药食 同源指的是很多食物,也就是药物,它们之间没有绝对的分界线。食物可以入药,药物也可以吃。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下列活动,应当遵守本法: (一)食品生产加工(以下简称食品生产)、食品销售和餐饮服务(以下简称食品经营);(二)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三)食品用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食品生产经营用工具、设备(以下简称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经营;(四)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情况;(五)食品的储存和运输;(6)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安全管理。
8、 药食 同源话黄芪,扶正固本药在养生保健食品中的应用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和环境的变化,各种疾病悄然来袭。现代医学对传统中草药的研究发现,许多中草药不仅可以强身健体,改变亚健康状态,而且在许多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古以来,人们就意识到药食同源,没有明显的界限,只是剂量有区别。药食 同源反映了中国传统对药食关系的认识,也反映了中国的食品保健思想。
到2018年,在中国卫健委公布的药食 同源的目录中,药食 同源已增加到110种,黄芪也被纳入其中。黄芪为豆科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属中医补药。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黄芪最早记载于中国医学史上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的《神农本草经》。名著《西医学经验》将黄芪描述为“益气升气,治胸中之气郁”。
9、 药食 同源是什么意思"药食同源"表示很多食物都是药物,两者之间没有绝对的分界线。古代医家将中医的“四性”“五味”理论应用于食物,认为每种食物也有“四性”“五味”。“药食 同源”表示中医和食品同时起源。我国中医自古就有“药食 同源”(又称“药膳同源”)之说。这个理论认为,很多食物既是食物又是药物,食物和药物还可以预防和治疗疾病。
这是“药食 同源”理论的基础,也是食疗的基础。唐代的《黄帝内经太素》一书写道:“空腹吃的是食物,病人吃的是药”,体现了“药食 同源”的思想,随着经验的积累,药食开始分化。用火以后,人们开始吃熟食,烹饪技术也逐渐发展起来,在食物和药物开始分化的同时,食疗和药物也逐渐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