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 Balance是动态平衡。一旦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干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被超过而无法恢复到原来的稳定状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被破坏,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不平衡,导致系统组分缺陷(如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和结构变化(如动物种群的突然增减和食物链的变化等。)能量流动受阻,物质循环中断,一般称为生态紊乱,严重的问题为生态灾难。
目前,全球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CO2约为230亿吨。比20世纪初增加了20%。到现在还在以每年0.5%的速度递增,必然导致全球变暖,生态系统破坏,海平面上升。据统计,预计到2030年全球海平面将上升20cm左右,到本世纪末将上升65cm,严重威胁低洼岛屿和沿海地区。臭氧层是高层大气中臭氧浓度较高的一层,可以阻止过多的太阳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有效保护地面所有生物的正常生长。
5、三峡地区目前最严重的 生态 环境问题及采取的主要措施来自中国农业部、水利部、三峡集团公司、云南、上海等长江沿线10个省市的代表16日在上海表示,中国政府一直在采取放水等积极措施,开展各种科学研究,消除三峡工程对生态-3/的影响。重庆市副市长马正其说:“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由于水电项目的建设,长江上游变得相对独立。特别是三峡大坝建成后,库区水流减缓,水体加深,水面变宽,对鱼类种群结构、数量和繁殖产生了很大影响。
其实早在1980年,有关方面就提出了三峡工程正常蓄水位200米的环境影响报告。1994年12月,三峡工程开工建设后,三峡总公司编制的《三峡工程生态和环境监控系统实施方案》和《三峡工程环境保护与补偿工程实施方案》相继出台。中国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庄介绍,三峡工程启动以来,我国同时启动了三峡工程生态和环境监测系统。
6、求一份关于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论文~~生态建设是全球关注的焦点,也是区域发展的热点问题。1.生态城市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全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结论。落实科学发展观,前提是全面发展,中心是协调发展,根本是可持续发展。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既要为今天的发展尽心尽力,也要为明天的发展负责;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和资源利用的关系,环境保护,为未来发展和环境提供可持续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