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保费收入快速增长。1980年全国保费收入4.6亿元,2007年全国保费收入7035.8亿元,28年年均增长31.2%。三是保险资产快速增长。从1980年恢复国内业务到2007年,保险业积累第一个1万亿资产用了24年,第二个1万亿资产用了3年,第三个1万亿资产只用了1年。截至2007年,中国保险业总资产达到2.9万亿元,是5年前的5倍。
4、 寿险进入头部大 竞争时代五大险企高管阵容全部更换寿险行业正迎来最激烈的“头”竞争时代。最近一年,五家保险公司,占比寿险 市场55%,均发生了董事、总经理等掌舵人变更。中国人寿从 林岱仁换成王斌 苏恒轩,平安寿险CEO从换成于洪,太保寿险从换成潘,新华人寿从换成 李泉,太平人寿从王泉换成。券商《中国记者》在与业内人士的交流中了解到,团队的变化不仅仅是坐在最高层位置的人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战略的调整或变化,以及公司组织架构的调整和更多的人来支持战略。
5、中国人寿保险是如何实现目标 市场定位China寿险Product市场定位中国寿险公司需要对每个细分市场进行评估市场并根据市场结合自身实力。选择其中一个或多个市场作为目标市场,定位专门针对目标市场的产品市场。定位的关键是要准确。就中国寿险公司而言,目前需要将寿险产品定位在目标市场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质量定位:开发一种。
关键是要把自己和竞争对手区分开来,突出自己的优势。2.功能定位:寿险产品的定位是单一功能还是多功能,也是值得公司慎重考虑的问题。定位在功能单一,费率低,成本低,但不能满足消费者多方面的需求;如果定位于多功能,成本会相应增加,-0/ product的费率自然高,但能满足消费者多方面的需求。做多功能和单功能,各有各的美,看寿险公司自身发展需要。
6、 寿险 市场结构与业务发展研究2003年是寿险公司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的一年。中国人寿保险公司重组的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和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于8月28日正式挂牌。中国人寿青海分公司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诚信经营、稳健经营的企业宗旨,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锐意改革创新,努力开拓市场。在保持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公司在重组改制方面成绩显著。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于10月19日正式揭牌成立(以下简称省寿险公司)。新公司将充分把握难得的历史机遇,牢牢抓住市场的机遇,加快发展步伐,为青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7、 寿险公司 竞争力指标寿险公司综合排名分析中国寿险公司前25名中(详见附录表3),中国人寿前三名,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公司和太平洋人寿不仅列为中国前三名,还跻身亚洲前150名。由此可见中国保险公司在亚洲的实力竞争。国内寿险前10大公司分析 No.1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排名国内寿险公司第一,中国人寿市场点数和利润排名第一,赔付准备金充足率排名第一,具有流动性。
第二名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综合排名第二竞争力,主要是因为其在市场规模排名第二,盈利能力排名第三,资产流动性排名第五。在其他指标上,其资本能力接近行业平均水平,排名第10位,而赔偿准备金充足率和经营稳定性相对较低,排名第15位。由于其净资产增长率低,公司的稳定性相对较低。第三名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太平洋人寿的市场整体竞争力排第三。
8、山西保险 市场状况 分析据统计,截至2004年12月8日,共有40家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设立了75家营业机构(含筹建)。40家公司中,寿险有23家公司,14家财产保险公司,3家再保险公司。三家外资保险经纪公司和两家外资保险公估公司在中国设立了办事处。大量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但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目前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的保费增速已经达到中资保险公司的两到三倍。
同期,全国财险保费收入仅增长23%;全国寿险保费收入仅增长6.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年均增长率超过30%,但调查也显示,目前中国只有不到10%的人买了保险。虽然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买保险的比例较高,但在中小城市要低很多,民众还没有形成买人身保障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