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经济学家高喊中国正面临“刘易斯拐点”,支撑中国经济发展几十年的人口红利将不复存在。真的是这样吗?“经验证据分析表明刘易斯拐点假说是站不住脚的,”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教授杨涛近日在复旦经济学院举办的中国发展与前景政策圆桌会议劳动力-2/上发表了不同看法。“数据显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乡居民。
5、...荒”的现象?(请使用宏观经济学“ 劳动力 市场模型” 分析可能是金融风暴的影响吧。很多企业要走出困境,当然需要吸引高科技人才。我不认为“用工荒”,因为普通劳动者的工资变化不大,消费水平在提高(提高了也很难下降),人总是停留在那个点上,所以很多人都是闲着的。再加上政府大力发展农业,很多人不再出门。随着中国80后、90后劳动力进入市场并逐渐成为劳动者的主力军,他们对美好生活有了更多新的期待,必须适应新的期待。一方面“民工荒”现象从沿海蔓延到内地,另一方面应届大学生就业变得更加困难。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我们需要采取什么样的对策?这些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中国农村劳动力供求关系出现转折。从1989年开始,中国出现了大规模的“民工潮”,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打工,并且每年都有潮涌。从2005年开始,春节后东部沿海一些地区开始出现“民工荒”现象。到了这一年,“民工荒”不再局限于东部地区,开始向中西部蔓延,各地都出现抢工现象。
6、劳动经济学什么是实证 分析课程性质和学习要求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力-2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各自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经济学分支。劳动经济学以劳动力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实证分析方法与规范分析方法来研究这一特殊资源的合理配置劳动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有-0。本课程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经济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当代劳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工具分析,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掌握劳动力-2/的工资水平和就业水平的决定机制。并且可以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1/如最低工资法、劳动力-2/歧视、劳动力流动性、人力资本投资、收入差距与失业。
7、试描述 劳动力 市场静态均衡的形成过程及 劳动力供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第一,供大于求;二是通用知识技能差;三是区域供需不平衡;四是结构不合理;第五,流动性过快。就业问题是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的共同问题。因为中国是世界上需要就业的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个问题更加突出。中国许多学者认为,目前中国社会的首要问题是就业。一些国际学者也持这种观点。2004年4月博鳌论坛后,兰德公司高级经济顾问、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查尔斯·沃尔夫曾指出,中国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是保持经济高速增长与创造足够就业机会之间的矛盾。
(注:另一个主要关注群体是以妇女、残疾人和犯罪青少年为代表的就业弱势群体。因为他们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他们在就业中的公平待遇市场需要额外的照顾来保证,许多国家都有关于青年就业和弱势就业群体(如妇女和残疾人)就业的专门法律。因为年轻人是面临失业的主要群体,所以全世界年轻人的失业率基本上都远高于成年人。